香港树仁大学(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简称香港仁大(HKSYU),前身为香港树仁学院,位于中国香港北角宝马山慧翠道10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自资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香港树仁大学以“树德立仁、敦仁博物”的办学理念推行仁者教育,旨在培育具智慧、内涵和修养的人才。香港树仁大学包括文学院、商学院、社会学院三大学院。
2020年,香港树仁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亚洲排名第401至450位之内,亦是树仁大学首次上榜,2021年QS亚洲排名提升至301-350名内。
1971年,鉴于当时香港大专学位严重不足,为给中学毕业生提供升学机会。钟期荣辞去香港浸会学院(现香港浸会大学)文学及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职位,胡鸿烈将当大律师时所赚的财富全部投入创办大学,并以买下跑马地成和道3层高的小洋房做课室。
1978年,当时港英政府拨出宝马山的一幅地,作为当时的树仁学院的永久校址,但地皮峭斜,在坡上只能兴建数层校舍,胡氏坚持打下176条地桩,建成12层高校舍。当时港英政府建议树仁学院(现香港树仁大学)、岭南学院(现香港岭南大学)和浸会学院(现香港浸会大学)三所专上学院改行“二年预科、二年专科和一年学术性教育”,并由其提供经济资助,但树仁坚持四年制,没有接受港英政府的拨款,一直受到当时港英政府的冷落,树仁的发展因而严重受到限制。
1985年,树仁学院迁至宝马山现址。
2000年,香港教统局提供四百六十万港元为其作升格作评审费用,正式踏上升格正名之路。
2001年,树仁学院顺利通过香港学术评审局的评审,获准开办4个荣誉学士学位课程,并修改专上学院条例,成为香港第一所可颁授荣誉学士学位的私立高等院校,但仍未正名为大学。
2005年,树仁第三幢主要建筑物——宿舍文康大楼,施工三年后终于落成,初具成为大学的规模。
2006年,香港学术评审局完成对树仁的最后一次院校评审,并正式通过其管治及质素保证机制,同年确认过树仁具备自我评审资格。特首会同行政会议决定,批准树仁正名为“香港树仁大学”,并即日生效。该校为香港本地第一所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承认的私立大学,打破历来官方资助垄断大学的局面,具有划时代意义。
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香港树仁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开始合办中文博士班。2014年香港最佳大学民意排名(按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调查结果)中指出,树仁大学评分跻身第8位,上升0.48分至5.89分,超越5.74分的岭南大学,排名更首度超越资助大学,跻身第8位;是16年调查以来首度有私立大学排名高过政府资助院校。2015、2016年香港最佳大学民意排名均维持第8名。
2017年,香港特区政府拨款兴建的研究院综合大楼落成。
2018年,香港行政长官指令批准香港树仁大学颁授多个课程的硕士和博士学位。